• 介绍 首页

    [清穿同人] 皇亲国戚都能听见三阿哥心声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39章
      当天,胤祉和康熙从古时天伦之乐,说到如今孝子严父,可谓是扯了一大堆东西下来,着实有些命题作文的意思。
      康熙听着胤祉说着这些,足足快一个时辰,康熙满意了。
      亦是由衷地希望,日后胤祉多记着点今日之事。
      但凡想起来一句都是好的。
      除此之外,这何尝不是一种增进感情,抽查学业呢?
      然后就听见胤祉心下道——
      【感觉就眼下的事情,感觉定是有人同皇阿玛说了些什么,要不然皇阿玛绝不可能拉着我出来扯这些。】
      在那一瞬间,康熙脚步停顿了一瞬。
      是了,找谁背锅呢?
      远处,今早给康熙单独请过安的四阿哥感觉鼻子有些痒,忍不住打了个喷嚏。
      第75章
      等到同那边回来,四阿哥胤禛就感觉胤祉那边看着他的目光有点和平常不太一样。
      但是真说是怎么不一样,到也说不出来。
      只是那目光一触即收,弄得四阿哥更为奇怪。
      【看不出来啊,老四竟然能够在这种事情插一手?】
      “?”四阿哥胤禛,我插手什么了???
      而胤祉却是没有多说,收回目光之后,径直离开了这边。
      四阿哥一时间更是满头雾水。
      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到底都发生了什么?
      临启程之前,四阿哥到底还是找时间单独寻了胤祉,“三哥,可是有什么事吗?”
      “谈不上什么事。”胤祉道,“四弟,今个皇阿玛叫我过去的事,你是知道的吧?”
      “这件事我知道,怎么了?”
      “皇阿玛同我说了些关于隆科多的事,事关太子,也是关乎于皇阿玛安危。”胤祉道。
      闻言,四阿哥想了想,大抵是之前皇阿玛听见了三哥这边的心声,所以被叫去了,但是跟他有什么关系?
      “你惦念皇阿玛安危很好,但是有些东西,还是要慎重点。”
      【别管日后如何,好歹你现在也是太子麾下,虽然理智上感觉不见得是为了捅刀子,但是总感觉这里面有点猫腻。】
      【可能是因为我脑子里面全都是兄友弟恭?】
      “啊?”四阿哥胤禛,“什么慎重点?”
      三哥你在说什么,我怎么听不懂?
      “当然是你劝皇阿玛的事,不过总归你大抵也是好心,我只是说说。”
      【真说是你现在就准备舍得一身剐敢把太子拉下马,我也没什么意见,只是现在一个个的甚至老大都还没出去建府,班底什么的都没组起来呢,全都在皇阿玛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怎么看都有点早。】
      【不过太子和皇阿玛的事情,能别掺和就别掺和。】
      “???”
      我什么时候劝皇阿玛了?
      而且什么叫做我现在?
      难不成我日后也参与了?
      不对吧,三哥你之前不是这么说的啊,你之前可是说我是太子麾下的?
      可能是因为日后太子和大哥倒台后,我也参与其中了?
      不过真说是这个事,四阿哥转念一想,隐约感觉到了这里面的猫腻……
      不会是皇阿玛扯了一大堆,最后拉他下水了吧???
      越想这件事可能性越大。
      四阿哥的脑海之中甚至不由得浮现出来一句话,除了太子是亲儿子,我们是大街上捡回来的……
      就眼下这局面,四阿哥陷入了沉默,皇阿玛您这?
      不过就眼下的局面,四阿哥虽然心中思索极多,不过到底道,“多谢三哥提醒,我日后定多注意。”
      “谈不上提醒,只是恰巧说到这里了。”胤祉道。
      “三哥的心意我自然是知道的。”四阿哥看向胤祉道,到底也算是真情实意。
      “只是不必放在心上。”
      也就是在不久之后,康熙就看见了目光复杂,时不时地就看向这边的四阿哥胤禛。
      不知道为什么康熙感觉到良心隐隐作痛,到底还是把人叫过来,关心地问了问身体和学业。
      然后就看见四阿哥胤禛那目光更复杂了。
      虽然听不见胤禛的心声,但是康熙感觉到了他已经把胤祉那句话写脸上了——
      大街上捡的。
      “……”康熙。
      可能他听胤祉的话,听得多了以至于有的错觉。
      “你们总归都是朕的儿子。”
      “朕有些为难之处,总归也是要你们分忧的。”
      “儿臣明白。”四阿哥低头道。
      “……”
      朕感觉你不明白。
      算了,“胤禛,你既是跟着你胤祉一同在火坊协助处理,那日后事关明算一道,你也可为之助力。”
      说罢,康熙挥了挥手,示意四阿哥退下。
      不久之后,又叫来了太子,“胤祉提议开明算一科你可知晓?”
      “儿臣知道此事。”
      “那如若此事交由你,你会如何做?”
      太子刚要说话,康熙就已经抬手止住,“不必着急,好好想想,上个折子,尽量周全些。”
      闻言,太子顿时明白康熙这是助他一臂之力。
      有道是一而再,再而三,太子又怎能不动容?
      与此同时心下也定了定,“儿臣自当竭尽全力。”
      “你的身份足够贵重,也足以压得住那些人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