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[历史同人] 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21章
      ,也是大秦可用治国之策。”
      最后,“实用即可,何须拘泥于某家、某几家!”
      周邈恨不得当场给陈平鼓掌!
      不愧是你陈平。应变合权,能屈能伸,识时务的俊杰!
      在来之前,周邈已经私下告诉知情者扶苏和王离,陈平为何人。
      二人此时再看陈平,扶苏神色复杂,王离则觉得对方顺眼不少。
      陈平说出最后那句话,是冒着风险的,但现在看来应当赌赢一半了。
      始皇帝心中偏向尚且不知,但仙使的偏向已然明显:若是实用,百家皆可用。
      不偏不倚,是仙使想传达的态度。
      陈平这一打岔,也打散了周邈的戒备、扶苏的隐怒。
      扶苏按下怒意,想想不过是一投机取巧者罢了,此时发作,这场饮宴也就毁了。
      而这陈平,恐怕又是一个李斯之辈。
      罢了,有用即可,只要忠于陛下、忠于大秦,性情不投也无妨。
      扶苏是自我说服了,周邈则纯粹是被打断后就忘了这回事。
      阳武县令暗自庆幸,得亏让陈平陪座堂上,方才及时化解一场危机。
      小插曲过去,又继续社交了会儿。
      最终,这场宴饮也算是顺利收场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回到官舍的周邈,洗漱过后换上了寝衣。
      十月的天气已经寒凉起来,又在寝衣外披了一件毛领大氅。
      才走到书案后坐下。
      铺纸研墨,开始给始皇陛下写信。
      反正是给始皇陛下看的,又不缺纸墨,不必像后世出土的秦简那样,用字极度精简,一字可能就是一句话。
      周邈遣词造句也不讲究,怎么想就怎么写。
      [敬爱的始皇陛下:
      展信安。
      今天是十月十二,天气晴,我们走到了阳武县。
      恰逢粮草物资需要补给,于是与扶苏商定后,进阳武县城补给。]
      三日后的咸阳。
      章台宫。
      嬴政拆开了周邈夜宿阳武官舍写下的这封信。
      开头还算正经的问安汇报过后。
      再往下看,
      就好像周邈正站在他面前嘎嘎聒噪起来。
      落在纸上的文字,也尽显写信人的激动——
      [陛下陛下!你绝对想不到!我在阳武县城遇见了谁!
      我遇见了陈平!
      在《史记》中有一篇‘陈丞相世家’的陈平,一个开国功臣历经三朝,能屈能伸、应变合权的聪明人!]
      看到此处,嬴政换了一只手臂支撑书案,再继续看下去。
      [他幼时家贫……]
      果然,接着就絮絮叨叨地写陈平的出身经历,又写他和陈平相遇的情况。
      嬴政心平气和,逐字逐句往下看。
      终于信中道出了正事:[我没推荐他直接征调入咸阳为官,而是鼓励他通过科举取士的方式,凭本事考入咸阳。
      大秦首届科举,总要出几个大才,载于史书时才好看嘛。]
      嬴政不自觉地露出一个笑来。
      只是这笑太浅,殿中又无人在场,竟无人有幸见过它。
      信中周邈说完陈平,又说起另一人:
      [对了陛下!到达阳武后,我还想到当地另一个历史名人:张苍!
      李斯和韩非的同门小师弟,妻妾数百,用青年妇女当乳母,靠人乳活了一百零四岁的‘四奇’宰相张苍!
      初见陛下时,背诵的《过秦论》的作者贾谊,就是张苍的学生啊!]
      捏着信纸的手指猛地失控一捻,信纸一角就裂开了。
      嬴政:……
      罢了,人都不在眼前。
      [史记记载,张苍最初就仕秦国,担任御史,后因犯错逃回阳武老家。
      但没写明具体年月,我在阳武也没听到张苍的名声,又问了几个县衙的人,皆不知张苍其人。
      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,是流浪去了,还是仍窝在咸阳,看他喜爱的图书?
      请陛下询问一声。]
      御史张苍?
      嬴政似乎有些印象。
      稍后招来李斯召问问。
      [明天一早,我们又要启程了。
      陛下安。]
      密密麻麻写满五张的信纸,翻到最后一页。
      嬴政看完信。
      把信纸展平又对折,打开长案上右手边漆盒,放入信纸又盖上。
      第46章 你即将抵达淮阴!兵仙韩信的故乡淮阴!
      第二日,清晨。
      日出东方山坳,晕红了天顶云气。
      仙使周邈的出游队伍,补给完粮草及用具等物资,一早驶出县城外,即将重新出发上路。
      阳武县令携县衙上下,于城门外相送。
      陈平及昨日参宴的几个年轻郎君,也自发早早等候在此,送别仙使。
      扶苏与阳武县令一番道别话术之后,周邈也将登车离去。
      临登车前,周邈对两丈外送别的陈平打气,并约定道:“陈平,切记勤恳谨慎备考,也祝你考运昌隆。希望我们再次相见的时间地点,是在岁首的咸阳!”
      仙使确实慈悯仁厚,却也有少年人的真挚赤忱。
      就算陈平最初是带着利益算计攀交仙使,到了此时,却也不自禁地心中感动,胸臆之间都觉温暖。
      陈平还没听过‘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’,就已经见识到了真诚的威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