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(历史同人)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(历史同人)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258节
      吃瓜看戏的心思昭然若揭。
      “……屠睢与任嚣尚非一地郡尉,不足以托付大事。”
      然嬴政神情稳定,“赵佗如今连县尉且不是,又是见风使舵势利之辈,同样不足以托付大事。”
      屠睢和任嚣虽历史上并不算不忠,然能力泛泛。
      在科举取士冲击之下,现在都不曾升任郡尉,赵佗更是,连县尉都被某一廷士挤掉,如今不过一县吏。
      何以能担当南征百越之事?
      何况,历史都已证明的事,任命时自当避开三人。
      “哦哦!”虽然这瓜没有细嚼慢咽,但周邈也算囫囵吃到瓜了。
      也没再追着始皇陛下问。
      乖巧.jpg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第148章 敬爱的始皇陛下:
      展信安。
      三川郡, 渑池县。
      曾见证秦赵‘渑池之会’的此地,是秦自函谷关东出后的必经之地。
      东南通吴越的滨海道、东方通齐鲁(山东)半岛的东方道、东北通辽东的东北道,也皆汇于从渑池县穿过的通咸阳的驰道主干道。
      一朝机遇际会, 渑池县已与许多驰道途经的郡县一样, 乘此东风而起。
      县中极贫困的黔首家户, 在一轮又一轮的征召役夫中,基本实现脱贫致富。
      更兼驰道畅通以来, 渑池县行旅如织,总体日子更是蒸蒸日上。
      可县中也有距离驰道相对较偏远的村落。
      有那郎君战死又无后的寡妇,最终选择应召,前往百越应役并定居。
      自愿具名登记应役后,时隔一月多,终于到了朝廷定下的出行之日。
      许多村人送行到村口。
      “如今县中黔首的日子眼见好过起来, 农时耕种几十亩地,种上仙麦、仙豆、仙秫, 今年还有新种仙玉米, 糊口无忧。
      闲时若勤快胆大, 担一筐自家地里种出的菜蔬,到驰道边去市易,也能换得金布粮货, 贴补家资。”
      “何必往那万里之遥的百越去呢?唉!”
      一时村人唏嘘不舍。
      妇人强壮能干,到哪儿都能维生。
      村人不担心她活不下去, 只是感慨。
      事实上, 送行的村人们大概也知晓原因。
      妇人的郎君在七八年前战死沙场, 一个遗腹子又在将满一岁时病逝, 妇人已经无牵无挂,此处更已是伤心之地……
      “难得这次允许强健妇人应召, 我为何不去?此去应役,发得一笔大财,若有相中的役夫,结为夫妻,定居百越,也算是成家立业了。”
      妇人虽有离别的惆怅,却也坚定向往,“若没有看得上眼的,我立个女户,像以往一样耕种过活,不也自由自在?”
      总比留在此处,触景生情,一辈子不得笑颜要好。
      “唉。”
      送别的村人们又怎么不明白,“此生恐再无相见之日,唯愿你此去一生顺遂。”
      “也祝愿你们此后健康富足。”
      妇人告别村人邻里,包袱一挎,离家出发。
      上了驰道,沿着阔直驰道前行,往庐江郡去集合。
      途中遇见两个同县的役夫,他们共同借了一辆驿站的牛车赶路,妇人也出资一份,得以同乘。
      因为此次无论男女,都将在应役结束后定居百越,来日说不得就是邻居。
      所谓远亲不如近邻,彼此间便格外热络些。
      一路行来,沿途风景新鲜,春风肆意拂面而过。
      初次领略到了天高地远的畅快。
      南郡,安陆县。
      一家长子,正告别父母和两个弟弟。
      “……我此去长沙郡集合,之后应当是随仙使的队伍前往南越之地,无须担忧。”跟随仙使前往,有何不放心的?
      “来日水陆道路通畅了,我一定顺江河北上归家,回来看望你们!”
      这来日,或许是三五年,也或许是一二十年后了。
      或者山高路远,他这一辈子没能力回家看望,要到他的子孙后辈才能归乡探望。
      但总算是有个念想在。
      “如今高产优良的仙稻种着,南郡便是不能似南地一年种两季,可在缴纳税赋后也能饱腹度日。还有仙豆、仙麦、仙秫等高产良种,种在山地旱地。”
      “何况,家中又换了据说更加高产的仙玉米,种下去都出苗发芽了,只等丰收。又不是活不下去,何必去那深山老林的南越呢……”
      家中阿母抹着眼泪,不舍地念叨着。
      长子一时沉默,家中阿父面对骨肉分离到底是更加理性。
      “有仙使在,便是那深山老林,也能成沃野千里!你只管去,在南越落地生根,发芽分枝,也繁衍一个家族!”
      家中确实能饱腹度日,但也仅止于此了。
      以大秦律令,等小儿子们长大,长子来日必要分出去另立门户,那时想要娶妻生子、成家立业,可就不容易了。
      眼下有此良机,前往南越应役,挣得钱财,再娶一个能干的役妇,便是定居当地,也算达成一生目标了。
      普通黔首的一生,其实平凡至极。
      长子挎着包袱,告别父母弟妹。
      顺着驰道往南,走过跨江大桥,往长沙郡南边赶去。
      在大秦疆土之上,也有那未婚女子,告别父兄。
      “……你们都别念叨了!反正我已具名应役,旨令也已下达,便是不去也不可能了!”
      “待我到达百越,应役后挣得粮布财富,自立女户,当家做主!”
      应役的寡妇及未婚女子们,强健能干,后来有与役夫结为夫妻,强强联合的。也有不少立了女户,招赘当地越人或同班役夫者。
      因先河早开,在后来的几千年间,南地女户盛行。期间也有此消彼长,但总体上势均力敌。
      ——当然,这就是后话了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在各地役夫/妇们接到旨令,先后陆续出发,赶往对应集合郡县时。
      章台宫前,章台街上。
      嬴政率领群臣,送别仙使一行。
      个中诸多不舍、期盼、希冀……百般离愁别绪,无需多说。
      倒是这次的‘钢铁神兽’前所未有的高大,其中最为高大的河道疏通作业工业机器人,更是高逾五丈!
      仰头极目,帽子都看掉。
      登上钢铁神兽,临出发前,周邈站在平台上。
      胳膊做旗杆、广袖做旗面,摇得与打出的仙字旗一般,在晨风中呼呼作响!
      “陛下!我们走了!我会勤写书信回来的!”
      玄衣纁裳,头戴冕旒的嬴政扬起胳膊。
      一回生二回熟,摇得虽还是矜持,却没有了僵硬。
      “此去珍重。”
      “好嘞!”
      咻!——
      钢铁神兽启动驶离。
      周邈带着他的队员们——扶苏、张良、韩信、项籍,徐福率领的一队方士,充作军医的医官,南出咸阳,沿驰道,往南郡而去。
      随后同行的,还有冯毋择和冯去疾两队。
      在经过南郡时,持符令调得楼船舟士两万,并确认了粮草后勤的调运诸事。
      尔后乘水陆两栖的钢铁神兽在前,三百艘楼船随后,渡过江水,沿湘水南下!
      途经长沙郡时,在湘水边,与彭越匆匆见了一面。
      对于你能成为南征百越的三路大军——事实上闽越已臣服,只能算两路——主将之一,彭越深知先前为探路先锋时积累的军功和经验是关键。
      而仙使的赏识引荐,又是他能成为探路先锋的关键。
      仙使之于他彭越,更胜伯乐。
      “……越在此,拜谢仙使!”
      彭越郑重地,向周邈行了拜谢大礼。
      虽然作为大秦仙使的周邈,能受得起任何大秦朝臣的大礼,但彭越如此郑重其事,倒是把他吓一跳。
      可想想这几年以来,见识到的古人身上朴素的侠义之气,为报恩甘愿为恩人赴死的作风。
      便也只好受下了彭越的大礼,然后亲自扶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