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(历史同人)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(历史同人)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141节
      嬴政道出结论:“因此,刑罚严酷与否,全看帝王心性。”
      “凌迟是否滥用,亦全凭帝王之意。”
      仁慈帝王,自会约束刑罚。
      残暴帝王,即使无凌迟,也有其他酷刑可滥用。
      “可是起了这个头,终究是给后来者找了个借口。”
      “借口之所以是借口,就是没这个,也有其他的!”
      李斯是真看不得周邈的纠结,直接道:“若说带头作用,不如准确说是模范带头作用。”
      周邈满脑子问号:“???”
      李斯:“至少后来者在判处凌迟时,要达到灭两家满门杀八人,兼有辱尸及谋逆之罪时,才能名正言顺判处凌迟。”
      “而不是随口一句违逆之言,就判处凌迟。”
      “而假使果真犯下如今日这样的凶杀大案,难道被判凌迟不是应该的吗?”
      好像是这个道理?
      这么说,他还做了一件好事?
      周邈感觉不真实:“你是不是在诡辩,在忽悠我?我读书少又不聪明,你可别骗我!”
      李斯:??天地良心!他李斯的人品就这么坏吗?
      “我哪一句话是诡辩了?”
      李斯愤怒逼问:“我哪一句诡辩了!?”
      黏黏糊糊的,真是看不过眼!
      给李斯都气得都不称臣,而自呼我了。
      “行行!滥用与否取决于皇帝本人,我也没有起到坏的带头作用,而是给定了一个凌迟的基本底线。”周邈终于把自己说服了。
      萧何:“就是仙使的名声,百年千年之后,多少要受一些人的指责。”
      仙使之于他便如伯乐,很该说上一句。
      周邈浑不在意:“我要那么好的名声做什么?生前无愧于心,管它死后贬低抹黑!”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征召役夫的诏令下达。
      以咸阳为起始,驰道沿途及相邻郡县,几乎整个中原九州,六国故地,皆是迎来了喜讯。
      发
      家致富的喜悦,也冲刷了巫蛊魇咒案的阴霾。
      诏令到达之日,涉及各郡县便即刻按照命令征召役夫。
      ——户中有士伍残亡且贫者为先。
      朝廷与仙使征召役夫三次,第一次德行良好者为先,第二次贫者为先。
      第三次,有士兵伤残阵亡,且家贫者为先。
      嘉善,扶贫,抚军属。三次征召役夫,皆体现了大秦及仙使的仁德。
      郡县之中有倔强的士人,经此三次眼见耳闻,虽未明言,心中却已软化:近在眼前的科举取士,未尝不可去看一看……
      秦灭六国时,原六国将兵未死且降者,自然就成了大秦的士伍。
      在后续征战中,也不少伤亡。
      户中有士伍伤残死亡,同时又贫困人家不少。
      便按照谁家死得多、残得重排名,从上往下,数满名额为止。
      各郡县分配的名额,很快报满。
      大案刚过,对仙使神通广大的畏惧正浓,眼下没有谁敢在名额上弄虚作假的。
      名额出来,郡县中黔首也大都心服口服。若有不服,仍可以向巡察御史团、仙使或入咸阳状告。
      七日时间,三万役夫名单汇总咸阳。
      第八日早,新一轮赐福大典自咸阳开始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孟秋七月朔日。
      日出破晓时,天际霞光来。
      “恭迎仙使!”
      自章台街冲天而起,响彻咸阳的恭迎声之中。
      章台街尽头,仙使驭神兽而来。
      脚踏三丈高一尊钢铁神兽,身着红底绣金一袭礼服。
      划开霞光旭辉,滑行向前。
      相较初次显身时的仙逸飘然,已多了一分厚重威仪。
      一如往日的大典,仙使驭神兽在前,左右丞相率百官随行。只是在丞相之间,不见了长公子身影。
      据传长公子因巫蛊魇咒案,自罚闭门思过半月,今日想来是还未出门。
      行至高台前,即便三丈高神兽与三丈高登仙台登高齐平,仙使也未一步踏上台。
      照旧令神兽放下他。
      而后,拾级而上,攀登高台。
      首回占到前排
      位置的张良,从那抹攀登高台的身影之中,看出了历练的成熟与稳重。
      ‘啊呀!’
      成熟稳重的身形踩到了裳摆,一个趔趄,险些面朝下,在台阶上磕一个。
      张良:……心性的成熟,与举止稳重,并无必然因果、吧。
      礼官高唱——
      “维二十七年,孟秋七月朔……”
      礼官收声时,仙使出现在高台边。
      赐福大典数次,咸阳黔首早已熟悉流程。
      然而无论听多少次,那一声‘叮’铃仙音,都还是如第一次听时的空灵悦耳。
      无论看过多少次,那一轮满月升起时,白昼黑夜错乱,金乌玉兔共舞,日月同辉,仍是那样绝丽神异。
      “仙使千岁、千岁、千千岁!”
      “仙使千岁、千岁、千千岁!”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伴随着狂热高呼,天河之水淋坠人间的浪涛声如约而至。
      “哗啦啦!”
      “哗啦啦!”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红彤彤似一片霞垂下,坠地时溅开。
      几息之间,高台下便堆起一座连绵红色火山。
      张良眯眼细看,辨出是秫2。
      仙麦、仙豆、仙稻皆能种,这仙秫当也能种?
      粟米和黍米都乃脱壳了的,这仙秫……
      正在高台上赐福的仙使周邈毫无所觉,很快雪白仙缎又砸下,砸平火山,又堆起布山。
      仙缎砸下时,把秫砸开,甚至有溅得远的,就落到了张良前面不远处。
      定睛一看,果然是带壳的。
      不带壳是仙米,带壳便是仙秫。
      仙秫能播种。
      大秦将再多一种高产粮。
      比张良更早发现的,是分列高台两侧,距离稍近的大秦上卿们。
      说稍近,是因为他们也没站在高台下——那样会被砸死的,也站在两侧空地上。
      觉得秫米颜色太艳,定睛一看,发现原来是带壳……
      带壳!
      带壳秫=仙秫=种子!
      于是等周邈完成赐福大典,走下高台。
      就看见大秦上卿们的神色不对,个个双目
      圆瞪,呼吸急促,肉眼可见地激动。
      周邈:???
      周邈顺着众人有致一同的目光看过去,落点在地上的工装?
      不,就是平平无奇的桃红工装而已,颜色粉嫩,可能还更适合役夫带回家给妻子穿。
      地上的仙缎?不,就是平平无奇的雪白细腻又厚实的仙缎而已。
      地上的高粱米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