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胭脂井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21.鸽子
      “师姐,这紫苏饮子是不是能喝了?”
      廊外小九朝屋里探脑袋。
      翠宝正写到紧要处,分神应道:“可以灭火,蜜要放温再加。”
      “得令!”
      小九乐嘿嘿照办。
      翠宝继续动笔,习惯不改,手上写什么,嘴上就要念什么。
      这间种了梨树的小院是她新赁来的,离鸡鸣寺不近,但也不远,不算柴房,只有一间屋子可以住人,比双井巷局促许多。
      本是为了救急,避开陈伯劳,应付高献芝两女共御。
      既然冯公公的人来信,将此事延后,卷包袱走人的事可以往后延延,这屋子恰好给她用来作画,撰写药方集。
      这件事不是临时起意。
      早在两年前,她便开始动笔。
      活人周身筋脉骨血,对症药方,还有许多年来师父东方明整理的临诊脉案,她接续师父未竟之事,背地里每日一点一点,积少成多,书快成了。
      “师姐,那阉人王八几时上应天来……”
      听她念着药方,小九突然眼眶发酸,吸了吸鼻子。
      翠宝没听见他嗫嚅,小九也不再问,把火灭去,起身走到门边,呆呆立着看她。
      新院子陈设都是主家留下的,桌椅陈旧,一条瘸脚长凳被师姐修补好,现在她身下坐着,面前是满桌纸卷,她全神贯入,眼里没有旁骛,坐在破凳上头,一个时辰愣是没曾挪一挪,定力惊人。
      书快成了。
      师姐总说书快成了。
      交代他一定要把这些救人方子收好。
      辰光从敞开的窗扇外投入。
      秋暮难得有这样明亮的光辉。
      难道老天也知道,师姐命不久矣了么?
      小九摸去眼泪,缩到门后。
      不敢哭出声来。
      应天府是陪都,年前冯大用这阉人王八会亲上应天来操办先帝冥诞诸事,其实借着这个幌子上应天接续阳物。
      养了高献芝两年,阉人迫不及待,要来摘取他身上那根肉物。
      师姐动刀,为阉人接续。
      这是一去不返的一件事。
      师姐不是啰嗦的人,但她嘱咐多次,务必守好她的笔墨,这里头有她也有师伯东方明的心血。小九明白,每一张方子,都是真真正正的救人方,这是她最放心不下的事。
      为什么。
      到底为什么。
      好人不能长活命?
      “师姐。”
      小九忍不住抽泣,哭到后来,越来越大声根本自抑不住。
      哭声惊动翠宝,以为他被火燎着,忙搁笔出屋来看,见红泥小炉里火势已灭,盖子半掩在放凉饮子,蜜罐也在一旁放好,只等调入。
      人直直站着,两手交替在抹眼泪。
      旧的才抹掉,新的又落下。
      “这是怎么?”
      翠宝扶着膝头,猫腰看他,面带笑容。
      辰光里,温暖又和煦。
      小九哇地大哭,总觉得自己要说点什么,于是说:“你让我送到忠叔那的银子我都送了,高渊兄妹俩会没事的,等他们被救出来,我带他们上杭州,和高家公子爷团聚。”
      高渊兄妹俩是高献芝兄长一双儿女。
      高家叁条命得以保全,也算她还了昔年高大人为她父亲上书的恩情。
      翠宝捏袖子,为小九擦泪:“累你奔波,这段时日累着了?”
      小九拼命摇头,把眼睛揉红,只说没有不累一点不累。
      说罢抽咽问道:“师姐!你能不能不死!我不想你死!”
      翠宝微怔,旋即笑道:“兴许我还真死不了呢,没到那日,谁又说的准。东厂那么多人,凑一凑,总归能凑出一颗良心。”
      小九突然扑进翠宝怀里,放声大哭。
      他不信。
      不信东厂有好人。
      不信师姐能安然无恙,活着回来。
      阉人王八死了,师姐也会死。
      他哭到停不住。
      翠宝不住哄他,奈何怎么也哄不好,小小眼睛,流出的泪快有两缸多。
      去崔家送解药的事,她只好午前儿的时候自己去做,让小九歇一歇。
      这次去崔家,她还见到了崔婉儿的爹娘,两老听闻崔旭病重,慌忙从临县赶回来,对面她这位救过女儿的恩人,实在分不出太多热情招待。
      崔旭自幼父母双亡。大伯在应天经商,家里不愁多双筷子,他却不肯离开凤阳,一个人守着一间屋舍过活。
      凭着一股劲儿,做到捕头。擒凶缉拿,的确有真本事。
      如果没有,锦衣卫也不会看上他,忠叔也不会找上她,叮嘱好歹给锦衣卫留人。
      忠叔头一回开口,这个人情,她要给。
      但崔旭知道她的身世。
      她不是没有游移。
      不是没有动过杀心。
      毒药甚至配齐,崔旭如果还是顽固不化,把她身世悬挂嘴边,只能把他从世上抹去。
      只有死人,口风最紧。
      临近年尾,东厂的人涌入应天,危急存亡之秋,为达成目的,不能有一点闪失,崔旭如果是个变数,她绝对不会心慈手软。
      这几日,就当给他一个教训。
      一样,在崔旭房中。
      前几日,他锢着她,在她身子里挞伐。
      今日,他躺在床上,面色灰败,倒仰喘气,喉咙里发不出一丝声音。而她坐在床沿,喂他喝药,在耳畔柔声劝他,刘婵这个名字,永远不要再提。
      崔旭哽噎,似乎有话要说。
      翠宝做了个噤声的手势,笑盈盈道:“对嗓子不好,崔大哥少言,好好将养,定然万安。”
      苍白的俊脸扯出一丝无力的笑。
      无论崔旭想做什么,想说什么,此时都做不了。
      回到双井巷,暮色四合,万家灯火。
      翠宝推门进去大呼胳膊酸疼,抬都抬不起来。
      好在家中有个比话本里来报恩的河蚌仙子还勤快的高献芝。
      在家里,非但做了一副秋霜鸽子图,还有空为她洗衣,将她屋里被褥换过,洗晒,预备晚饭。
      她歪在书房塌上看鸽子图,还未题跋,他起的名字肯定比她随口一说的雅致,两只鸽子黑首白羽,一雄一雌,在一派萧索秋景里,相依相偎。
      羽翼丰醇,栩栩如生。
      好画。
      “为何是鸽子?”
      她疑惑。
      书局里寄售的画轴,禽类大多画仙鹤,大雁,鸳鸯,少有鸽子。
      高献芝正为她篦头,闻言,眸光微动。
      半晌无话。
      翠宝转脸看他。
      目光相接,身比心先,他启唇,低声道:“从前家中鸽房养鸽,下人们说,雌雄鸽子若得心目中的伴侣,眼里再没旁的,彼此形影不离,同抚幼鸽,可谓忠贞。”
      “是吗。”
      翠宝纳罕。
      鸽子竟是这般忠贞的禽鸟。
      再看画卷,仿佛真能看出二者之间的情意,雌的低头吃食,大些的雄鸽挨着它,毛茸茸胸膛贴着雌鸽,不舍得分离。
      她吃吃的笑。
      高献芝问她在笑什么。
      她指着画上:“你瞧,像不像此时我们。”
      俯身在背后贴着她,正为她梳发的高献芝顿时俊脸羞红。
      她让瞧,他便从凑上来看,被后半句话道破心思,他顿住。翠宝感受到耳畔热气,一转头,彼此鼻端相触,近在咫尺。
      “哪里像,想听你说说看。”
      他出声。
      声色低柔。
      缱绻情丝如同蜘网,一丝一丝,将她缠绕。
      翠宝突觉耳朵酥麻,高献芝又美而不自知地蛊惑人心了,目光落在她唇上,总觉得不是在等她说说看。
      “我看画,你贴着我,不像么?”
      说罢,翠宝心虚吞咽。
      高献芝含笑不语,眉眼温柔,垂眸望着她,眼睫慵懒地抖动几瞬,“嗯,像,像我们。若能一梦入画,该有多好。”
      他似乎话里有话。
      笑意如一封清香的花信,花海旖旎在他琉璃似的眸子里。
      看到翠宝心口漏了一段。
      不言不语,亦能有情。
      他的矜贵动人,风仪翩翩,像大风吹起一阵花语,迷了人眼。
      包括翠宝。
      她收敛,推他一把。
      “还没梦到槐安国,你就疯了,我才不要做鸽子,鸽子可没馄饨吃。”
      她红了脸。
      高献芝亦低头,看她推的那处,朗朗笑道:“槐安封驸马,南柯为太守,虚虚实实,人生一梦,岂有鸽子好,我宁做鸽子。若是画上许多馄饨,多醋多胡荽,你愿意吗?”
      应天街上有说书人。
      他们曾在桥下一起听过《南柯太守传》。
      这篇传奇说的是有个人树下醉倒,梦见来到槐安国,封为驸马,任做南柯太守,风光一时,后来敌国交兵兵败,公主病亡,所有富贵欢愉,原来都是南柯一梦,醒来时发觉什么槐安国,只是蚂蚁穴。
      翠宝喜欢这个传奇,小时候她便爱看蚂蚁穴,无人打搅能看到日落西山。
      蛇虫鼠蚁,她都不怕。
      反觉有趣。
      现下,面对着高献芝一句愿意与否,真觉有无数蚂蚁在咬,咬在她最怕痒的痒痒肉上,让她挠也无处挠。
      正不知说什么好,后院突然砰的一声闷响。
      像是有什么重物投了进来。
      翠宝耳力好,侧耳去听,竟听到人息。
      想是陈伯劳又在作妖。
      她擎了一盏油灯,高献芝紧随,两人绕到后院去看个究竟。
      夜如深潭。
      翠宝对血腥气十分敏锐,数十步外已经嗅到,心下暗暗发紧,戒备起来,给高献芝递了个眼神。
      两人愈发小心。
      地上横着一柄寒光凌凌的腰刀,不见刀鞘,一团黑影跌在刀后,月色下,有股黑色的水流从影子底下淌出来。
      她认出腰刀,戒备的神情蓦地松下,又成惊惧。
      师兄……
      “把他丢出去,连人带刀。”